主页茶叶市场

太湖西部三兴地区茶史考略


  太湖地区的“三兴”,现在听起来很生僻,但在历史上,至少在元朝,一度曾作为三吴的吉兆被人们信奉过。如元末张士诚占领太湖流域以后,在南浔镇筑城,从阴阳迷信之说,就特地取“三兴”(长兴、宜兴、嘉兴)之土为城奠基。不过,本文所指的“三兴”,主要是指太湖西部江苏的宜兴和浙江的长兴、吴兴(现改为湖州市郊区)三市、县。

  这三县,特别是长兴、宜兴,是丘陵和山地较多的地区。据分析,近2000年来,太湖地区的气候的波动,除明清间有一个小冰期下降较多外,一般变化幅度不大,加上河湖水体调节,这一带在历史时期的气温,从总的说,还是比较适宜茶树生长的。特别是从南朝后期起,气温逐渐升高,以至到唐朝时形成了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暖期。这一点,反映到“三兴”地区茶叶生产上,也就出现了一个南朝时稍稍有名,至唐朝时称盛全国的局面。唐朝中期,在长兴和宜兴的接壤之处,置设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最大的贡焙。如张文规在《湖州贡焙新茶》诗中吟:“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也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之句。吴兴是湖州的古郡名,紫笋贡茶,产长兴;阳羡,是汉朝宜兴的古县名,唐时一度称为义兴县。这些史实,表明这一地区在我国古代茶业史上,还是有其特殊的重要地位的。

  那么,“三兴”,扩大些,整个江、浙和安徽一带,是什么时候开始饮茶和业茶的呢?这一点,古今都有不同的说法。如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在一篇文中曾指出:“吴主礼贤,方闻置茗;晋臣爱客,才有分茶。”韩翃这里所说的“吴主礼贤”,就是指三国末帝孙皓初见韦曜时,曜酒量不大,“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的故事。至于“晋臣爱客”,是据《晋中兴书》吴兴太守陆纳,唯以“茶果”招待名将谢安的记载写的。孙皓接位之前,被封为乌程侯,其封邑即包括今吴兴、长兴二县。上面所举史料,或发生在吴兴,或与吴兴有关,由此可以看出,韩翃这里最先提出的浙西饮茶、艺茶历史,是始于三国至两晋这一阶段。但是,稍后的杨华,则称“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已后盛矣。”这也就是说,杨华对吴地包括“三兴”饮茶、种茶的起源,比上说的看法要迟一些,他认为是起于晋和南朝初年。

版权声明:转载需注明转自www.cypp.cn(茶叶品牌网)。如果本网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24小时内予与处理。欢迎加入茶叶品牌2000人交流QQ群:83631799,群内有来自原产地专业人员服务,保证有问必答。

茶叶品牌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8726858391 安徽茶叶品牌客服QQ号QQ号:249785136
茶叶品牌百科
茶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