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茶叶资讯热点观察

中国的茶叶经济,“高碳”与“低碳”相互背叛的缩影


没有哪个时代,如今天这般茶道盛行。我们生活的日常世界,俨然已被茶道所包围。据不完全统计,福州市区有茶叶门店20000多家,而在石狮一个县级市,茶叶门店也有4000多家。笔者老家也有一片50亩左右的茶山和一家年产5000斤左右的茶厂,虽然笔者没有亲自经营老家的这份产业,却也能从中感受当下中国茶叶经济的时代纠结。

种种疑问声,茶叶价高?茶叶生态?喝茶本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却在很多环节受到质疑。现在朋友见面流行问一句“今天你低碳了吗?”虽是一种幽默诙谐的问候方式,却也是时下人们追逐低碳生活的侧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斥着低碳的概念,而如此庞大而盛行的一场茶叶经济也该到了引发低碳革命的时候了。

01 反思茶叶经济:高碳向左走,低碳向右走

有一次母亲告诉我,村里虽然许多人都种茶,但许多村民并没有喝上好茶,还有许多人泡茶用的是从毛茶里挑出的茶叶梗。为什么?在母亲的眼中,茶叶的原始形态只是“树叶”,而如今在商业的打磨之下它已成了高价商品。普通收入者很难跨入高档茶叶的消费门槛。

从“树叶”到“高价商品”。茶叶在当下社会的经济运转中完成了从“低碳”到“高碳”的能量转化。这正是笔者试图从当代茶叶经济中提取的一个时代隐喻。我们随处可见有关于这个时代隐喻的生活碎片:过着低碳生活的人们奢望着能拥有高碳的消费,而被高碳消费挟持的人们则梦想着能过上低碳的生活。这些随处可见的生活碎片所隐含的逻辑就是: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高碳已成一种所向披靡的现实,而低碳已成一种遥不可及的理想,在商业高歌猛进的背景下,他们最终走向了相互背叛。

中国的茶叶经济,正是“高碳”与“低碳”相互背叛的―个缩影。

高碳:“高碳”通常用来指那些高能耗和非环保的消费方式。但是中国茶叶经济的“高碳”不仅仅局限于消费领域,而是弥散在茶叶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它表现为:

第一,生产的非生态化。生产包括种植和制作两个环节。其非生态化的作业方式普遍表现为茶山的过度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和力地不支,以及为满足消费者的口味或迫于商业概念的市场压力,在茶叶制作环节采取过度行为。

第二,销售的非环保化。毛茶产出之后,开始进入销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存在着两种高碳化行为。其一是将毛茶挑拣为成品茶,再将不同的成品茶进行调兑,以达到最佳口味。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保存很久的滞销成品茶与新生产的成品茶经过调兑之后可以卖出好价格,但从食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非环保化行为。其二是对成品茶的包装。许多相对外行的茶叶消费者都对中国茶叶的过度包装行为充满了讳莫如深的想象。实际上想象也无济于事。再好的想象力也探不到茶商包装茶叶的“底”。每位茶商都各显神通,在茶叶包装细节上可谓“殚精竭虑”。

第三,消费的非正常化。茶叶消费的一个市场特征许多人都比较清楚:买茶的人不喝茶。喝茶的人不买茶。这里面告诉我们一个信息:茶叶消费行为的发生是基于“个人送礼”或“单位公关”的社会需求。因此。茶叶消费是紧密嵌入社会交易行为系统中的。这种消费性征是导致茶叶经济从“低碳物品”转向“高碳商品”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对茶叶包装的高碳化行为产生最直接的导向作用。

低碳:与茶叶经济关联的低碳概念包含了两个层面的阐释。

第一个层面是生物功能层面上的,几乎所有茶叶都被提炼出大同小异的生物功能指标。铁观音在产品说明中普遍被描述为具有“消食去腻”、“美容抗衰”、“防癌”、“提神”等功效;而针对铁观音被广大消费者诟病为“伤胃”的缺陷,闽北红茶则重点宣传其“养胃”、“活血”等功能。

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功能层面的,功夫茶在福建、广东等地区的流行,大大提升了茶叶作为一种社交型消费品的市场地位,几乎可与“酒”这种传统社交型消费品平分天下。但与酒的“烈性”以及中国人在酒桌上的强烈节奏相比,功夫茶更显柔性与舒缓。一伙人围坐在茶桌上喝茶,无论是商务洽谈还是闲时唠嗑,都被认为是在与自然对话。它的不紧不慢,消解了我们身边的过度操劳和损耗,因而是低碳的。

但是无论是生物功能层面的。还是社会功能层面的,中国茶叶经济的“低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理想”。当自然生态遭到不可挽回的摧毁,当我们的茶叶被加工过度,当我们被各种寂寞的包装放大了瞳孔,当我们卷入无休止的交易游戏,中国的茶叶经济最终只能在“高碳”的现实中落地,而“低碳”则成了一种越来越难以企及的理想。

02 两种视角:低碳茶叶经济的可能途径

中国的茶叶经济要实现向“低碳”的回归,就要改变“高碳”的实现。笔者试图从两种视角去探讨中国低碳茶叶经济的可能途径。

生态学的视野:扼制茶叶生产的反生态倾向

前段时间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专家到漳平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考察。该创业园位于福建地区最大的高山盆地――漳平永福镇,细心的台湾专家选择在一大清早踏出宾馆感受这里的生态指数,并从当地居民处捕捉到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信息:数年前,这里的农民出门可撞见蜻蜓,如今没有了。

那么现在的漳平永福镇是怎样的情形呢?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山盆地上,集中了近50家台商投资的4万亩台湾软枝乌龙高山茶。波澜起伏的茶山连片成海。其场面之壮观还触动了当地领导开发农业观光游的决心。在永福考察期间,我们正好看到福建电视台的一档专题节目以俯拍的视角展现出永福茶山的恢弘气势。大陆的媒体显然已经习惯了采用这样的手法来表现我们的成就感。但是台湾的朋友告诉笔者,在台湾,这样的镜头在新闻上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它宣示了一种反生态的人类价值取向。

在漳平永福镇这块高山盆地上,大体量茶山的过度开发,必然会导致多年以后水土保持功能的失调。但是这个结论不应仅仅是局限于这样一块弹丸之地,而是应该引起各地主政者共同关注和考量这样一个假设:生态产业也有可怕的反生态功能。尤其是“商业下乡”已成中国经济一个重要发展轴的今天,这个假设或许很快就成了严峻的现实。

在过去十多年。作为中国南方产茶大省的福建在茶叶种植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实践中走了很长的一条弯路。在铁观音主产地安溪县等区域,大面积茶山的过度开发已导致地力的严重透支和水土保持能力的丧失。因此,这一区域的一些投资者开始转变原有的茶山开发方式,尝试小面积茶山与其它多样性植物共生共存的生态茶园开发模式。事实上,这种开发模式正是来自台湾的经验。台北县坪林乡以种植茶叶闻名,数年前,这里的村民兴起了“经济作物还地给原生态”的做法,以维护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共存”系统。根据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台商李志鸿先生介绍,在台湾,单体农场不超过300亩,而在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茶园最少的都在500亩以上,大则上万亩。台湾茶山的小规模开发模式,除了受市场容量和土地资源等因素限制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出于对“生态产业反生态功能”的考量与共识。

就今天的科学常识普及程度而言,标准化、大规模的茶山开发所隐藏的反生态威胁,并不难被地方主政者所警觉。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过度开发依然在许多以茶叶为支柱产业的地区随处可见。让人不解的是,在台商集中区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当地主政者只引进台商的货币资本与农业技术,却疏于借鉴支撑台湾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理念,这无疑是各地政府在致力于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失误。

社会学的视野:重构茶叶的社交功能

笔者写此文时,已临近中秋。一位从事设计的朋友。正在福州五里亭茶叶市场转悠。他不是去买茶。而是去买包装。这是朋友的一位领导下达的任务,中秋将至。家里储藏的一些茶叶要作为中秋礼品送出去。必须套上高档的包装。拿着自家的茶到茶市里找高档包装,这样的情形虽也不少见,但更常见的则是买茶者到茶叶店购买普通价位的茶叶,然后要求店主换上高档包装。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我们都可从中看到,茶叶本身在消费的过程中被架空了。

为什么为被架空呢?因为市场上流通的茶叶已不是常态消费品,而是一种带有强大社交功能的“礼品”。如果剔除包装,或许茶叶本身并不值几文钱。但是作为礼品。这份茶叶所包含的交易价值已由它的包装档次所决定。

茶叶的这种社交功能最终导致了茶叶市场的两种非理性后果:

第一,“领导喜好”成为茶叶市场的风向标。买茶的人不喝茶,喝茶的人不买茶。这里面“喝茶的人”就是指宽泛意义上的“领导”。领导喜欢什么茶,送礼的人就买什么茶,反正他自己不是最终消费者,许多茶叶就因此身价倍增、销路大开了。

第二,普罗大众从茶叶品质鉴定程序中退出。茶叶作为一种日常的家庭消耗品正在成为历史。尽管福建是产茶大省。功夫茶的影子随处可见,但是日常接触茶叶并对茶叶形成常识判断的人所占比例并不高。这是因为,茶叶的终端消费者是那些不买茶叶的少数领导,如此一来,普罗大众从茶叶品质鉴定程序中退出。这种退出对于理性的茶叶消费市场的发展无疑是个不利因素,一切与高碳有关的市场混乱行为都有由此而滋生。

要让茶叶从礼品回归到普罗大众的日常消费品。就必须重构茶叶在当下社会的社交功能。茶叶作为中国人的传统饮品,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社交功能,这个功能可以描述为“待客之礼”。20年前的中国农村社会,这种“待客之礼”依然随处可见。每家每户都会备一些待客茶,宾客来访,必然先以茶相待,随后才在饭桌上以酒相待。可见茶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社交功能中是具有优先地位的。而茶叶的好坏,主人必然会心中有数。随着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茶叶作为“待客之礼”的社交功能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送礼”的现代社会功能。

所谓重构茶叶的社交功能,其实就是回归茶叶的传统社交功能。从“礼品”回到“日常消费品”,也就是要从“送礼”回到“待客之礼”。在当下中国社会,这种回归包含了两种可能促进因素:

第一,“领导”对礼品的理性态度。“领导”用来指代社会精英,在当下社会,他们是茶叶礼品的终端消费者。因此,他们对茶叶的消费态度必然影响茶叶的市场风向。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领导”意识到茶叶并不是特别值得珍视的礼品。不确定的茶叶品质问题以及礼品堆积而带来的茶叶保存问题,都让一些“领导”甚是苦恼。领导们更希望有―个理性、健康的茶叶消费市场,他们可以自己到市场购买一些货真价实的茶叶,以供日常消费。这样的态度一旦在领导阶层中形成共识,就必然快速传递给“送礼者”。从而大大萎缩茶叶作为礼品的现代社交功能。

第二,办公场合“待客之礼”的复苏。城市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家庭的社交功能日渐萎缩。因此在传统家庭中“以茶相待”的礼节已难再现。在现代茶叶经济中。家庭用茶所占的市场比例微乎其微。但在福建这样茶叶经济发达的区域,茶叶作为“家庭待客之礼”的社交功能正在慢慢转移到另外一种社会组织细胞中――单位。功夫茶正悄然进入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会客室,成为公事谈判的一种重要润滑剂。这一隐密的细节足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当茶叶作为办公场合的“待客之礼”变得更加普及,更多的人将加入茶叶消费者的行列。这些普通的茶叶消费者的理性参与,将逐步改变现有的茶叶消费结构,从而使茶叶成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紧密联系的常态消费品。

03 一顶尖:五位茶青年的“低碳经”

“一顶尖”是位于福建九龙江源头的一座高峰。这里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而如今。福州的5位茶青年与这座山峰发生了某种精神联系,他们在福州南江滨设立了一间朴素的茶人自助工作室――一顶尖茶舍。

2009年夏季,长居福州的5位青年驱车到一顶尖游玩。这里距离福州虽有400多公里,崎岖的山路几度刮了小车的底盘,但几位年轻人感觉收获颇丰。抵达一顶尖的那天晚上正好下起了小雨,第二天早晨,处在海拔1100多米山腰上的村部便笼罩在一片云雾涌动的朦胧中。对于长年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景象只是偶尔在国画中遇见。

考察了云山深处的乡村茶园之后,几位年轻人打道回福州。他们开始筹划如何通过一个茶叶工作室来搭建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联系,改变城市与乡村、办公室与山水相互背叛的个人生活。

受“一顶尖”高海拔良好生态的启发,5位茶青年决定专门为身边的朋友收集省内各地的“高山茶”。因为“高山茶”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高海拔优势还可降低虫害发生率,减少农药喷洒次数。但福建茶叶品类繁多,要想网罗所有“高山茶”,几乎不大可能。因此,5位茶青年先是锁定“闽南四大乌龙茶”:铁观音、漳平水仙、永春佛手和白芽奇兰。通过平时外出游玩以及身边朋友的网络渠道。他们很快实现了闽南四大乌龙茶的常态供应。

解决高山茶叶供应问题之后,5位茶青年开始构思一种低碳消费观。首先是从包装入手,他们摒弃了时下茶业界的艳俗风格,选择朴素的可再生纸作为包装材料,包装用材尽可能节约,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印刷污染因素。与这种素雅风格相匹配的则是“一顶尖”的书法题字,它是出自佛教界名家之手。

茶叶在日常生产、加工、消费等环节中会产生不少茶梗、茶末和茶渣。“一顶尖”的5位茶青年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茶叶“次品”,联系了农大的一家手工艺品工作室,制作茶叶挂件、茶叶枕等简易的手工艺品。这里面最麻烦的是对茶渣的处理。每天喝剩的大量茶渣不是倒进垃圾箱,而是用一个专门的容器储存起来。拿到外面去晾晒,待茶渣积累到一定量后,可添加其它的材料如菊花、决明子等,然后拿去制作茶叶枕。“一顶尖”的林先生告诉笔者,做茶叶枕、茶叶挂件以绿茶渣、白茶渣、黄茶渣、乌龙茶渣为宜,需阴干使用,而不能放在阳光下暴晒,否则会使茶叶香气散失,功效降低。

“一顶尖”将4种茶叶打包在一起,推出“闽南四大乌龙茶”套装。供给身边热爱喝茶的朋友。简易的包装内含有品质可靠的4种茶,放在单位招待客人。既低碳经济,又能体现“待客之礼”的丰盛与热情。笔者期待这样的办公用茶,在未来的茶叶市场中,会成为一种主流消费品。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茶叶品牌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8726858391 安徽茶叶品牌客服QQ号QQ号:249785136
茶叶品牌百科
茶叶品牌百科
做好茶要坚持塑造茶品牌 在品牌企业的带动下,福建茶商已在国内各主销地建立起茶叶市场。2008年全省茶叶总产量达24.73万吨。占全国的19.2%,位居全国第一
茶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