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阅读1月18日阅:在我国许多地方关于饮茶放面由于受到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等原因的影响存在不同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西宁地区少数民族对于茯茶有着怎样的风俗习惯吧。
婚礼中茶来茶往,是一种古老的遗俗。茯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品,就连婚礼中也少不了它。老西宁人有句俗话:“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茯茶在老西宁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旧时,青海民间说媒提亲,先由媒人带上两包用红纸包好、用红线连在一起的茶叶送到女方家,这叫“走茶叶”。同时,媒人向女方家人介绍男方家的情况,让他们考虑后回话。如果女方家同意这门婚事,就告知媒人商定时间,让男方到女方家见面,这时男方除带上一些见面礼,还必须带上茯茶两包。如果双方都满意,就可以确定“转家”的时间了。去时礼物随意,但茯茶一定不能少。在这些活动中,茯茶依旧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都要邀请亲朋参加婚礼,对一些至亲,邀请他们参加的时候,一定要拿上包着红纸的茯茶。
在西宁,走进本地人开的饭馆,一落座,就有服务员给倒上一杯茶水。初次喝的人,可能喝不惯,但喝过几次后又会被那种独特的味道吸引,这就是老西宁的熬茶,其中的主要原料就是茯茶。旧时,青海人家常常在冬天熬制茯茶,熬好后的茶水呈红色,表面似乎浮着一层油脂,喝下去暖融融的,还有点咸。熬茶不仅要放茯茶,还要加入盐和荆芥,讲究的人家还要放花椒等物,用文火慢慢熬煎,待诸味俱现,才能停火。
版权声明:转载需注明转自www.cypp.cn(茶叶品牌网)。如果本网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24小时内予与处理。欢迎加入茶叶品牌2000人交流QQ群:83631799,群内有来自原产地专业人员服务,保证有问必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