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茶叶市场

宋朝名人的茶歌、茶诗、茶事


  ①范仲淹的《斗茶歌》是咏武夷茶的第一名篇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脍灸人口,在古代茶文化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这首斗茶歌说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在闲适的茗饮中采取的一种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斗水品、茶品(以及诗品)和煮茶技艺的高低。这种方式在宋代文士茗饮活动中颇具代表性,从他的诗可以看出,宋代武夷茶已是茶中极品、也是作为斗茶的茶品。同时写出宋代武夷山斗茶的盛况。其诗为: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②古代茶学家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宋代著名书法家。官至端明殿学士,庆历年间(1041-1048)为福建转运使。他是北宋著名贡茶——小龙团的创始人,并精于品茗、鉴茶,也是一位嗜茶如命的茶博士。据说蔡襄挥亳作书必以茶为伴。对这样一位十分喜爱茶叶,尤其是对福建茶业有过重要贡献的朝廷命官,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古代的茶学家。

  蔡襄的《茶录》以记述茶事为基础,分上下两篇。上篇茶证:“论茶的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 盏、点茶”;下篇器论:“论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茶录》最早记述制作小龙团参入香料的情况,提出了品评茶叶色、香、味的内容,介绍了品饮茶叶的方法。是继唐代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茶书。

  ③苏东坡茶墨结缘传美谈: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一位品茶、烹茶、种茶样样都内行的大诗人,创作出许多千古茶诗、词。然有关他的故事也被传为美谈。有一天,苏东坡、司马光等一批墨人骚客斗茶取乐,苏东坡的白茶取胜,免不了乐滋滋的。当时茶汤尚白。司马光便有意难为他,笑着说:

  “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时爱此二物?”

  苏东坡想了想,从容回答说:

  “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

  司马光问得妙,苏东坡答得巧,众皆称善。此事传为千古美谈。

  ④朱熹的茶诗:

  朱熹(1130-1200年),宋代著名理学家,婺源(今江西)人,也是一位嗜茶爱茶之人。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兴建武夷精舍,授徒讲学,聚友著述,斗茶品茗,以茶促人,以茶论道,他写的《咏武夷茶》、《茶灶》、《茶坂》等诗后,使武夷茶名声大振。据说,朱熹在寓居武夷山时,亲自携篓去茶园采茶,并引之为乐事。有诗云:

  携赢北岭西,采撷供名饮。

  一啜夜心寒,羝跌谢蠹影。

  题名为《茶坂》

  此外朱熹的《咏武夷茶》也一直流传至今。其诗曰: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于自栽。

  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彩蝶未全来。

  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

  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叠翠成堆。

版权声明:转载需注明转自www.cypp.cn(茶叶品牌网)。如果本网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24小时内予与处理。欢迎加入茶叶品牌2000人交流QQ群:83631799,群内有来自原产地专业人员服务,保证有问必答。

茶叶品牌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8726858391 安徽茶叶品牌客服QQ号QQ号:249785136
茶叶品牌百科
茶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