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茶叶市场

张陶庵品茶鉴水


    晚明时期,出现了一部至今让人感到意味隽永的散文小品文集《陶庵梦忆》,它的作者是自称""茶淫""的著名散文家张岱。
  明初,由于朱元璋对团茶的生产(如龙团茶)采取禁止手段,所以团茶、饼茶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散茶。明代中后期,出现了散茶的盛世,瀹茶之风大行,而张岱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他记录了这个盛世的典型事例。
  张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号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精通历史,长于散文,著述颇多,堪称一代奇才。张岱出身富贵之家,故闲情极备,癖好极多,而诸多癖好中,嗜茶尤甚,自称""茶淫"",甚至以为七件常事中,可以不管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是每日不可少的,视品茶为最大乐事。
  在《陶庵梦忆》中,张岱叙述了他和善于瀹茶的名士闵汶水之间的一桩瀹茶故事。
  闵汶水原籍安徽歙县,落籍福建,后居南京,极擅瀹茶,因其年事已高,人称""闵老子""。当时的名流雅士如董其昌、郎瑛等人,凡经过其地,识与不识,皆去拜访,以能尝到闵老子所烹之茶为人生一大快事。
  崇祯十一年(1638年)秋九月的一天,张岱根据好友周墨农的介绍,乘船抵南京,前往桃叶渡拜访闵汶水。不巧,他一大早就出门了。张岱一等就是一天,直到天很晚这位闵老子才慢慢悠悠踱回家,好是散漫。
  两人见过礼,张岱刚说了一句话,闵汶水忽然想起什么事,起身自语道:""啊呀!我的拐杖忘记带回来了。""也不与张岱说什么,径自出门去了。
  空等了一大白天,现在又来而复走。不知啥时能回,让人焦躁不安。但张岱还是耐住了性子等待,并对自己说:""今日岂能空手而去!"
  又等了好久好久,直到初更时分,闵汶水才回来。进门后,见张岱还在,他感到有些奇怪,仔细打量了张岱一番后说:""怎么您还在这里?您跑这里干什么?"
  张岱恭恭敬敬说:""久闻闵老的大名,今天如不能畅饮您老的茶,我决不回去!"
  闵汶水一听,乐了,想不到天下还有这样的""茶癖""。于是他亲自当炉煮茶,款待客人。
  闵汶水将张岱请进一小室。张岱环视之,窗明几净,案上摆设古朴的荆溪壶和成化、宣德官窑瓷瓯十多种,都是片瓷千金的精绝之品。灯下再看闵汶水奉上之茶,但见茶汤之色与瓷瓯之色无别,而香气逼人。张岱禁不住叫了一声:""绝!"
  张岱小呷一口,问闵汶水:""这茶产于何方?"
  闵汶水随口回答说:""这是阆苑茶(产地在四川)。"
  张岱再细啜了一口说:""你呀别骗我,这茶是阆苑茶的制法,但味道却不像。"
  闵汶水偷偷一笑说:""那么您知道它产于何地?"
  张岱举杯再品吸了一口茶后慢慢说道:""真像是罗

版权声明:转载需注明转自www.cypp.cn(茶叶品牌网)。如果本网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24小时内予与处理。欢迎加入茶叶品牌2000人交流QQ群:83631799,群内有来自原产地专业人员服务,保证有问必答。

茶叶品牌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8726858391 安徽茶叶品牌客服QQ号QQ号:249785136